近日,欧洲东部飘出了硝烟炮火炒股配资网站选,战争又一次撕破了世界环境的“平静”,而这也同样是在提示我们,
战争其实从未走远
。
战争,是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话题,尤其是在
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战场国家
,战争带给这些国家及其人民的伤痛,愤怒和耻辱是最为深重的。
而我们中国,不足百年之前的日子里,我们的国家还处于一片“火海”之中,日本侵略者闯入了我们的家园,
烧、杀、掠、奸
,无恶不作,
而这也是每个国人心中绝难愈合的伤口。
展开剩余90%战争的“平和”性质
肩负着伤痛与死亡的风险,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走上了战场,
他们为保家卫国,为了身后的亲人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
。
在武器装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,抗日英雄们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,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,先辈们才终将日本侵略者击败。
伯特兰·罗素
曾经说过
“战争中没有哪一方的对错,战争只决定哪一方留了下来”
,战争作为
解决问题的最高的手段
,是阶级、国家等不同大个体,根植于彼此间的矛盾和利益而最终行使的暴力手段。
而战争的本质便也就成为了一种
“解题方式”
,只是在这一过程中,
解题的笔可能会被折断、写题的纸可能会被划破“而已”
。
因为战争时谋求最终结果的途径,所以在结果成立的基础上,过程程序自然也就没有对错区别。
而为了自己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成为了战争的参与者,将生命和荣誉全部投身于民族事业之中的人们,他们便成为了解题的那杆笔,断裂、脱墨、掉落各种境遇和结局在等待着他们,
而这也是战场上
每个士兵的使命与宿命
,可是他们错了吗?士兵们就错了吗?
他们也一样是牺牲了自己的受亏损个人,战场上的莫测变化致使优势方、劣势方里的每个人都承担着同样程度的风险,而归根结底,
他们也只是解题环节中的一环罢了。
令人发指的日军恶行
既然战争的本身、参战的人员都不存在审视判断其是非对错的立场,
那我们又为何会在心中将日本侵略者视为邪恶的一方?
首先,我们不能将日本侵略者同定义上的士兵相提并论,因为他们在入侵我国期间所行之事,
其性质已经完全超出了作为“笔”的范畴。
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境内进行的,
践踏人伦!摧残、漠视生命!极其恶劣性质的歧视和欺压!及其在战后极力推脱卸责,意图侥幸逃脱审判等等难以数举、不忍例举的穷凶丧暴之行
,我们也实难将“它们”与士兵、与人类同调而论!
在战场之上,因战斗而失去生命的战士们,无论哪方,他们都是为国为民族而挺身的战士,他们的牺牲是光荣也是庄重的,
但我们绝无法忍受,借战争环境而对战线之下的普通民众施行的任何恶行。
自1931年,日本侵略者阴谋蓄意挑起争端,开启扩张侵略战争以来,
日军在我中华大地暴虐纵恶十余年时间
。
除去牺牲在对敌一线的中国军人外,仅
妇女、儿童和老人
,便也有
30余万人
命丧于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屠刀之下,其中妇女儿童更是遭到了人格、精神与身体上的极大伤害。
人言可畏·人心凶险
在我国
广西省新坪镇
,便曾有这么一位名叫
韦绍兰
的女性,在日军侵略我国期间,惨遭日本侵略者折磨近100天之久,韦绍兰24岁时被日本侵略者强掳,在日本军营度过了噩梦般的3个月时间。
一次侥幸,韦绍兰从日军营逃回了家,而在不久之后,韦绍兰竟还生下了一个孩子,这是个
混血儿
...
直至2019年韦绍兰过世时,
这期间75年的时间
,韦绍兰都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,外界人的眼光和流言也似乎是接替了万恶的日本侵略者,持续的刺痛、伤害着这个不幸的女人。
就连韦绍兰生下的那名男婴,
其长大后同样也在怪罪指责韦绍兰
,这个男孩名叫罗善学,因为身份的原因,罗善学一直被同龄人排挤和讨厌,一直被人冠以各种难听的绰号,像他的母亲一样,
持久的遭受着旁人的冷眼和攻击。
一身骨肉难以剥离,血统更是刻入基因,一直被排斥的罗善学受到环境的影响,他开始讨厌自己和母亲,觉得自己是“不应该出生的人”,
而母亲也更不应该将自己生下来
。
这无疑是一出世间的人情悲剧,
由日本侵略者和不辨是非的“自己人”合力导演塑造而成的悲剧。
国内导演郭柯就曾就韦绍兰及与韦绍兰有着同样经历的女性,导演拍摄并出品了两部影片
《二十二》
和
《三十二》。
而在观阅影片之后,除去依旧对日本侵略者行为的仇恨外,影片更多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己的思考,被伤害的韦绍兰,伤害韦绍兰的日本侵略者,
可为何民众排挤攻击的对象不是施害者而是受害者?
他们是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
转嫁到了与其有所联系的事物上?
这是
何等懦弱无能又何等荒谬无理的判断和做法?!
如果一个民族内部的成员
都是难辨是非,以扭曲观念判断事物,随心所欲言行谈吐之辈
,那这个民族该是何其可悲,离自我毁灭又还会远吗?
结语
于韦绍兰的经历,网络上更有声音说什么
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”
式的荒唐话,生活哲学
对于特定少部分人群的批判怎么
可以这样随意乱用?
对于那些
容他性极低
却表达欲望极强的人、
认可虚荣感
需求极高的人、
党同伐异
无主思维的人、在
挑刺抬杠
中获得的可悲有可笑满足感的人、以及其他
见识浅薄
的
刻意求异者
。
他们真的应该学会在
万事万物面前保持恭卑谦逊的态度
,学会
保留不成熟的意见
,以使得不要再有像韦绍兰这样的伤心人的心中,更加寒凉。
发布于:天津市